一、反對家庭暴力
消除母嬰傳播,是預防和減少新發(fā)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戰(zhàn)略行動。當前,“艾梅乙”感染者遭受家庭暴力的現象時有發(fā)生。
2021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禁止家庭暴力作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規(guī)定明確寫入法典,可見保護婦女權益、堅決向家庭暴力說“不”,不僅是社會共識、更是司法態(tài)度。
(一)“艾梅乙”女性感染者(孕產婦)常見的家暴類型有哪些?
1.迫使女性發(fā)生性關系、迫使女性以不愿意的方式或地點發(fā)生性關系、不讓女性有性生活。
2.不準其與異性交往。
3.控制收入或財產,不給家用或不承擔家庭經濟責任。
4.剝奪女性對家庭開支的發(fā)言權或參與決定權。
5.掐脖子、動刀子、死亡威脅等。
6.對女性辱罵、精神打擊等。
7.不讓女性花錢看病,或拒絕陪同就醫(yī)/住院。
(二)當“艾梅乙”女性感染者(孕產婦)遭受家庭暴力時,應該怎么辦?
根據《反家暴法》,任何形式上的家暴都是違法的,不管是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還是經濟控制。“以你不愿意的方式和你發(fā)生性關系”的行為即使在婚姻中發(fā)生,也是違法的。若遇到此類遭遇,應該立即說“不”!并且在遇到第一次家暴的時候就要立刻說“不”!
(三)“艾梅乙”女性感染者(孕產婦)遭受家庭暴力時,可以用哪些方式維護自己呢?
根據《反家暴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遇到家庭暴力,受害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維護自身的權益:
1.要及時向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反映或者求助,或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牢記報警電話:110,婦聯維權電話:12338,實行24小時接聽。
2.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3.如出現身體、心理異常,請及時就醫(yī),可以到精神疾病防治機構或轄區(qū)內其他??漆t(yī)院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請保留好相關病歷資料、完整圖片,便于公安取證。
二、促進性別平等
世界上有超過11億未滿18歲的女童,她們有望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代女性領導人、企業(yè)家和變革者。
2021年,國務院印發(fā)《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2021-2030年)》和《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21-2030年)》,深入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yōu)先原則。
性別平等指每個人不論性別,均享有同等的條件充分實現其人權,均能平等地參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活動并從中受益。
性別不平等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女性在教育、就業(yè)、政治和家庭生活等領域的參與度和機會。
2.男性在家庭角色中承擔的壓力和女性在職場中受到的歧視。
3.性別暴力和騷擾的問題包括男性對女性的性騷擾和女性對男性的性別暴力。
4.女性在健康、生育和家庭生活等領域的成本和負擔。
5.男性在家庭和育兒中的參與度和角色,以及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中的職業(yè)發(fā)展。
6.社會對男女平等的期望和政策,以及男女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差異。
我國始終堅持男女平等的憲法原則,將男女平等作為促進國家社會發(fā)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持續(xù)推進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持續(xù)打擊和查處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改善女孩生存環(huán)境,引導全社會關注女孩生存環(huán)境,促進女孩成長成才,營造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huán)境。
內容來源|國家婦幼保健中心公眾號